你好,欢迎来到微影中国官网!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都有精彩推荐

“电影才子”张骏祥

来源:媒体滚动 发布自:微影中国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0:14

  转自:团结报

  □ 王 荣 王抒滟

  提起《胜利重逢》《鸡毛信》《新安江上》等家喻户晓的影片,你是否知道它们的编剧是谁?提起《翠岗红旗》《淮上人家》《燎原》等影片,有多少人能说出导演的名字?他就是张骏祥,被誉为“电影才子”“海归导演”。

  张骏祥(1910年-1996年),笔名袁俊,江苏镇江人。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9年获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硕士学位。1939年秋,应聘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授导演和舞台美术。1941年赴重庆,主持中青剧社和中电剧团。1945年到上海,在中电一厂、二厂编导了讽刺喜剧片《还乡日记》《乘龙快婿》。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电影(9.5700.040.42%)制片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副经理,上海市电影局局长,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校长,中国电影(10.5100.070.67%)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张骏祥担任了《胜利重逢》《新安江上》《古博士的新发现》《六十年代第一春》等影片的编剧,导演了《翠岗红旗》《淮上人家》《燎原》《白求恩大夫》《大庆战歌》《大泽龙蛇》等影片。

  《鸡毛信》是张骏祥根据华山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是新中国儿童电影的经典之作,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三等奖、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这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张骏祥在新中国成立后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翠岗红旗》,这部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处理和朴实的演员表演,成功地塑造了红军家属向五儿的形象,受到观众的欢迎,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赞扬,并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二等奖。《燎原》以强烈明快的节奏,层层迭进的情节,表现了工人运动的磅礴气势。影片具有史诗的特色,感染力很强。《白求恩大夫》根据周而复同名报告文学改编,张骏祥以凝重严谨的一贯风格,着重刻画了白求恩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的工作场面及其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立起一块丰碑。

  礴气势。影片具有史诗的特色,感染力很强。《白求恩大夫》根据周而复同名报告文学改编,张骏祥以凝重严谨的一贯风格,着重刻画了白求恩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的工作场面及其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立起一块丰碑。

  此外,张骏祥在电影理论方面也有颇多建树,出版了论文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影事琐议》和《导演艺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电影的文学性”命题,强调电影应体现文学价值,曾引起广泛讨论。1995年10月,由其主编的电影辞书《中国电影大辞典》出版,这是一部用词条的形式反映中国电影历史和现状的大型工具书,讲述了中国电影的概况和历程,既富有知识性,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填补了中国没有比较完整、系统的电影辞典的空白。

  1959年8月,为适应上海电影事业的发展,为上海培养电影专业人才,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在沪创办,张骏祥任校长。学校设文学、导演、表演、摄影、美工、动画6个系10个班。学校师资均由来自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有经验的创作人员担任,赵丹、白杨、张瑞芳、秦怡、孙道临、郑君里、谢晋等都在这里授过课。该校于1963年9月停办,共培养学生200多名,其中有于本正、李歇浦、达式常、朱曼芳等蜚声中外影坛的学员,他们成为推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栋梁之材和中坚力量。短暂的五年校史,载入了中国电影艺术教育的长卷史册。

  1955年是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币制改革,新版人民币发行;粮食和棉花产量均打破历史纪录;武汉长江大桥动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推出纪录电影《春节大联欢》,与全国人民一起迎接和平、胜利与发展的曙光。

  由张骏祥担任总导演的《春节大联欢》时长近80分钟,有戏曲、相声、戏法、歌舞、合唱等多种类型的节目。老舍、巴金、周立波、梅兰芳、侯宝林、钱学森、华罗庚、郭沫若、荣毅仁、郭兰英、张瑞芳、白杨、赵丹等作家、艺术家、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以及工商界人士的代表参加了晚会。这部用电影胶片呈现的《春节大联欢》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台“春晚”,也是20世纪50年代唯一的一台影像“春晚”。

上一文章:我的阅读故事 | 看完电影再读原著
下一文章:《漫长的告白》:文艺倪妮演绎的中年爱情故事